“映.景”公共艺术雕塑展返回


2016年第三届天津国际设计周于5月13日下午4点在天津北宁公园开幕。除了设计竞赛、天津论坛、主题设计展、传统工艺展、中艺实验班、黑川塾等常设项目外,本次设计周的一大亮点是由白盒子公共艺术中心策划呈现的项目:“映·景”公共艺术雕塑展,策展人孙永增和王书刚邀请了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邓国源,著名雕塑家隋建国、王中、王书刚,青年艺术家景晓雷、刘军、卢征远,连同四位来自国际的艺术家RichardSerra (意大利)、Stefan Pietryga (德国)、Frederik Foert(德国)、Herman Lamers(荷兰)联袂呈现风格迥异但与城市空间默契呼应的当代雕塑佳作。


▲自左至右 艺术家Stefan Pietryga、王书刚、Herman Lamers与白盒子艺术馆馆长孙永增现场合影

当下城市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已经被如织的网络和信息化媒介挤压至扁平空间。快节奏、亚健康成为现代都市人共同的基因,而具备公共性和大众参与感的艺术进入城市空间,在丰富公众城市生活的同时也扩宽了公众走近艺术的通道,打开了艺术与公众的隔膜,建立充满艺术性的生活方式,可以远离生活中的浮躁和喧嚣,感触直达内心深处的声音。同时,“映·景”公共艺术雕塑展所在的城市天津也是一座浓缩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产生了其特有的地域文化与风土人情,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将会与天津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作一次有趣的对话。

▲黑川雅之(左)与白盒子艺术馆馆长孙永增(右)现场合影

十一位参展艺术家的作品中,Richard Serra (意大利)与隋建国作品都是以抽象雕塑闻名,Richard Serra 的“铜墙铁壁”气质庄重大气,具有一种神秘力量,给人震撼而复杂的感知与吸引,隋建国的“盲人系列”更倾向于一种关于自我存在的精神体验,或者说这并不是雕塑,是作为一种沟通的媒介显现并延续了身体的存在;有的艺术家立足于普世命题的意境再造,将当下人类生存环境中的代表物质加以提炼,以物喻人并映射出对人本位的再思考,比如邓国源、景晓雷、刘军;还有钟情于对材料的使用与探索,通过研究不同材料的质感与特性,提出物质材料与视知觉可产生的空间关系,比如卢征远、FrederikFoert(德国)、Herman Lamers(荷兰)、Stefan Pietryga (德国);王书刚与王中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分别体现在与人文景观与所处时代的对话和碰撞,作品与所在的地域的融合与切入点恰如其分,看似具象的形式实现了对精神的超越。


▲新闻发布会

本次“映·景”公共艺术雕塑展将自5月13日展览至5月20日,是白盒子公共艺术中心精心打造的2016天津国际设计周一景,同时又是天津这座历史名城的倒映。展览期间,公众可凭身份证、护照等有效证件免费领取入场券,进场参观。


▲现场嘉宾


策展人策展理念  


公共性的艺术激活了城市的公共空间,也拓宽了公众进入艺术的通道。无论是此次在北宁公园的"映·景"公共艺术雕塑展,还是已经举办三届的天津国际设计周所举办的展览、论坛和空间,都成为这个城市公共文化的一部分,传达和重塑天津的当代文明。

——孙永增


环境就是一种艺术。由十一位中外艺术家组成的“映·景”公共艺术雕塑展在天津北宁公园举行。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划人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本次展览的理念。首先,本次展览的场地体现了天津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的生活状态及多元的人文环境,其次天津城市的公共环境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它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正是这种独特价值体系形成今天人们生活的形态与公共环境。我们如何使得这种文化特征得到一种永续性应该是我们本次展览研究的课题,所以这次展览把不同区域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艺术语言的十一位艺术家放进了相似的环境中,希望在相似的环境中能映出十一种不同的景象。


——王书刚


▲白盒子艺术馆馆长孙永增与艺术家王书刚现场合影


艺术家作品阐述 


邓国源



▲邓国源  《诺亚花园》

人类的种种妄为和挑战自然的行径违背了万物的法则,它以一次洪水毁灭了人类,唯留下诺亚方舟保存动植物物种,以及它们以和自然之道的方式重新开始和延续,20世纪中我们多次经历了人类自毁模式的启动,以及倒计时的秒数引发的恐惧,幸运的是恐惧和理性按下了一触即发的按钮,扭转了人类进程。让我们在«诺亚花园»里面看一看植物和动物,那曾经是它留给世界的最后的希望,看一看被无数镜面反射的自己,如何改变?如何让我们生起觉悟的正念,答案就在其中。


Frederik Foert(德国)

▲Frederik Foert(德国)  《北京京剧迷》

▲Frederik Foert(德国)  《欲望之花》

鉴于日常生活的种种烦琐,弗雷德里克·福亚特时常需要重新安置家中事物,组装可移动物品的过程带来了戏剧化的小片段。在其作品中,福亚特深入进行了若干种类的动作研究。无视物理定律,他以日常事物构建起实验性装置。生活中常见物品和旅行纪念品是他的材料来源。家用电器和工具既是他的道具也是作品的主体,发掘其自身驱动力或将其能量转换到其他物体上。

除了装置和物品,福亚特也使用视频,素描,拼贴等媒介进行创作,其作品的共性是结构的简洁,每件作品都是一组套件,能够拆卸还原成原始形态。


Herman Lamers(荷兰)

▲Herman Lamers(荷兰)  《少年》

2010到2014年之间Herman Lamers做了他第一个玻璃雕塑。当时是一个3米高的天使。Herman Lamers用了300张玻璃,一层一层的粘在一起。这样雕塑同时既透明又强

为天津国际设计周Herman Lamers设计了两个雕塑,这两个雕塑是以一个四岁的小孩作为创作来源,而这个四岁的小孩正是艺术家孩童时期的自己,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使他最终来到了中国。两个雕塑也体现了梦境与现实的交织,第一件雕塑是一个3.5米高的立方形空心玻璃雕塑,空心的形状是孩童形象,是梦境的体现,这件作品从远处看很清楚,但你走的越近,形象越模糊。第二件雕塑是实体的玻璃雕塑,正是孩子本身,是现实的体现,两件雕塑正负交织,形成了梦境与现实的穿越,极具梦幻色彩。


景晓雷

▲景晓雷  《脊》

脊,以东方精神意境融合当代艺术的呈现方式,以抽象的符号化表达塑造了一根形似脊骨的造型,象征民族的“脊梁与气节”,也影射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君子风骨;北宁公园,因诸葛亮名句“宁静以致远”而名“宁园”,在喧嚣的都市中静静伫立百年,却依然保留着那份“君子如兰”的超尘飘逸。传统与当代灵魂在这里碰撞,以艺术的形式实现着时空的穿越,不变的是对东方精神的无限怀想……


卢征远


▲卢征远  《慢性系列》

黑色,一般比喻为冷酷、阴暗、黑暗和不光明,多被人不喜。而塑料袋,更是常见且可随时随地丢弃之物。艺术家卢征远,却从最底层、最平凡之物中寻找,将黑色塑料袋作为表达自身艺术理念的材料与媒介,充分展现黑色的神秘力量与塑料袋的空间容纳能力。他将自己装在黑色塑料袋中,摆出各种造型,吩咐助手拉紧袋口,从中寻找艺术的感觉。


刘 军

▲刘军  《青荷1号》

现代雕塑艺术被认为是一种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艺术,《青荷》系列是以自然物象为创作元素,透过形状、颜色、材质、空间、体积等,以鲜明的个性及艺术符号来完成对作品的生命体验,使其表现出更加复杂和更加多彩的观念。


RichardSerra (意大利)

▲理查德·塞拉  《文学》

塞拉用的金属板材质颇具工业性,这些巨大的装置艺术作品让人仿佛行走于“铜墙铁壁”之中,让人在震撼颤栗之中又感到晕眩与敬畏。他的作品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似乎是永恒的。他始终在他的创作中关注重力、重量、质量,并没有丢掉作品中形式主义的根基,想要用自己巨大的雕塑来改变观者的观看空间,从而给观者带来不同的体验。


隋建国

▲隋建国  《盲人系列》

在《盲人系列》中,艺术家蒙上眼睛亲手制作了三个不同形态的泥塑,将自己的手印布满泥塑的表面,随后再请工人将他制作的泥塑“手稿”精确放大数十倍,成为体形巨大的雕塑。创作实施的过程当中,作者让自己成为盲人,是为了屏蔽掉有视觉程式对造型的惯性作用,通过身体的触觉感知空间。在这种情况下,触摸、塑造的过程更加倾向于一种心与物、手与材料之间陌生而直接的交流与互动,在心理层面上,这种“造型”或许也并不是为了追求一个崭新样式的造型,而更倾向于一种关于自我存在的精神体验,即身体的痕迹远比形态更加重要。或者说,这并不是雕塑,是作为一种沟通的媒介显现并延续了身体的存在。


Stefan Pietryga (德国)

▲Stefan Pietryga (德国)  《树》

Stefan Pietryga自己认为他是概念艺术家。这不一定是直接指他可见的作品,但更多指他作品的内涵逻辑。直到1984年,Stefan Pietryga的作品里出现了形式和组合,是一个公牛的形状和组合,从1988年后是一棵长瘦的树。树代表艺术家不同的状况,一边代表建筑式的稳定性,一边就是形状本身。



王书刚

▲王书刚  《拿塔的人》

王书刚的青铜作品表现了具有北京特色的城市景象——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在北京旧城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高度写实的青铜作品虽然给人以过时老旧的感觉,但出现在京城都市快节奏中的这些场景也令人倍感亲切。这座中国的首都城市在过去的几年中吸引了数百万人的到来,随着环线道路和住宅小区的兴建,老北京城的胡同平房区正从现代化的新北京图景中渐渐隐去。


王 中

▲王中  《逃逸者之二》

通过现代雕塑的语言表达了后工业化时代的主题,隐喻的象征与现代的雕塑语言、结构、空间、材料等融为一体,充满想象力的构思与深刻的现实思考结合在一起,使形式具有了生命,也实现了精神对形式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