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溪竹建筑群夜景
▲宝溪竹建筑群日景
我理解的“在地性”是本土性资源与外来创造力的结合,是一种地方资源与全球智慧的嫁接。尤其在一些有深厚传统的地区:居住方式、民间工艺、材料、营造方法等等,都是可以使用的资源。现代工艺、当代性观念、批判性思考让这些传统得到延续,并生长出新的生命和形式。龙泉宝溪具有丰富的毛竹、自古的青瓷制造、亲自然的民居传统等等,此次竹建筑中大量使用的竹、夯土坯墙、烧瓷的匣钵、溪水中的鹅卵石,都成了这次竹建筑实践中可以利用的资源。当在地性建筑和艺术都进入田野和社会后,不仅仅是建筑师和艺术家自我的表达,而且还成为了一种解决现实问题的方式。
——白盒子公共艺术宝溪驻留计划总策划孙永增
白盒子公共艺术中心
白盒子公共艺术的意旨在于:当下城市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已经被知识的网络和信息化的媒介挤压至扁平空间。快节奏、亚健康,成为现代都市人共同的基因,而具备公共性和大众参与感的艺术进入城市空间,在丰富公共城市生活的同时,也拓宽了公众走进艺术的通道,打开了艺术与公众的隔膜,建立充满艺术性的生活方式,可以远离生活中的浮躁和喧嚣,感触直达內心深处的声音。让艺术使街区再生活力,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给艺术以一定时间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融合、共生的“创作过程”。艺术是必须融入生活的,为人所用的,所以,在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应该也包含了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之间的对话。在这个对话过程中,一件艺术品才会得到完美的呈现。也就是說分阶段地去打造一件艺术品尤为重要,花费一些时间去“培育”你的艺术品及它与周围的环境,就一定会看到一件独一无二的具有当地特色的艺术品的诞生。
首届国际竹建筑双年展
白盒子公共艺术中心应隐居集团邀请参加首届国际竹建筑双年展,已于9月28日在浙江丽水龙泉宝溪乡溪头村正式开幕,此次竹建筑双年展策展人葛千涛先生协同9个国家的11位建筑大师一起寻找中国乡村的文化基因,以在地展出的方式展现艺术的奇思构想。由于乡村文化没有主导权,乡村只能效仿城市的标准化美学,中国的乡村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径,这是当今建筑师、规划师、艺术家,尤其是决策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乡村,应该遵循古人的智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中国竹建筑双年展项目提出了对乡村未来“在地”的思考,用当地的材料建设当地人自己的家园。
▲9月28日首届国际竹建筑双年展开幕现场
竹建筑群建筑师介绍
国广乔治
著名建筑师、教育家。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艺术学士学位,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硕士。东京国士馆大学的建筑系教授。十五年时间,他潜心研究当代社会的现代亚洲文物建筑。
隈研吾
著名建筑师。1976年出生于在越南广平省。东京大学土木工程设计硕士学学位。毕业后重返越南,2006年设立自己的建筑事务所。武重义利用竹子等环保材料,创作可持续建筑设计。
武重义
著名建筑师。1976年出生于在越南广平省。东京大学土木工程设计硕士学学位。毕业后重返越南,2006年设立自己的建筑事务所。武重义利用竹子等环保材料,创作可持续建筑设计。
前田圭介
建筑师。1974年出生于日本广岛,1998年毕业于国士馆大学。在2003年,他创立了自己的UID建筑工作室。他坚信建筑应该激励并吸引欣赏者,尤其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给人以愉悦感并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Young Jang & Sook Hee Chun
美国建筑师协会及认证专家。Young Jang,美国建筑师协会及认证专家,生于1970年。Sook Hee Chun,美国建筑师协会及认证专家,生于1975年。2008年,他们共同建立了WISE 建筑事务所。
Simon Velez
著名建筑师。1949年生于哥伦比亚一个建筑世家。1968年,西蒙进入波哥大安第斯大学学习建筑及艺术。Simon Velez是低技术生态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善于使用低成本建筑材料,尤其是天然材料的运用。
杨 旭
著名建筑师(1967-2015),1967年生于上海。1991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 2002 年,成立杨旭建筑工作室。本届“国际竹建筑双年展”的总体规划师。2015年,在本届竹建筑双年展其两件个人设计作品未竣工前因病离世。
Mauricio · Cardenas · Laverde
著名建筑师。1969年出生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1993年,哥伦比亚安第斯大学建筑学院学士学位。2004年,卡德纳斯在米兰创立了以其姓氏命名的设计公司——卡德纳斯意识设计公司。
李晓东
著名建筑师、教育家。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后在荷兰德尔富特大学及安德毫芬大学获得城市设计硕士学位及建筑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晓东相信优秀的设计必定经历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作用,更是精神探索与理性思考的结晶。
Anna Heringer
建筑师。对于安娜而言,建筑是一种提高生活品质的工具。安娜的可持续性建筑孟加拉国卢德拉普尔的METI手工制作学校便是她与Eike Roswag在2006年按其当初的毕业设计所建。之后,海瑞格结合当地工人技术及建筑材料,在同一个乡村里完成了另一些建筑项目,以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建筑方法。
环境的特性亦即场所的本质
构成我们既有世界的具体事物彼此之间都有着复杂且也许是矛盾的关系。有些现象可能包含其他想象:森林包括了树木,城镇是由房子组成的。“地景”是一个辽阔的想象。一般我们可以说,某些现象是为其他的现象创造出了一个环境。
环境最具体的说法是场所。一般的说法是行为和事件的发生。事实上,若不考虑地方性而幻想的任何事件是没有意义的。很显然,场所是存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及,“场所”所代表的意义,不只是抽象的区位而已。我们所指的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之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物的总合决定了一种“环境的特性”,亦即场所的本质。一般而言,场所都会具有一种特性或“气质”。因此,场所是决定性的、“整体的”现象、不能够约简其任何的特质,诸如空间关系,而不丧失其具体的本性。由此,公共艺术之于场所,是巧夺天工,还是弄巧成拙,唯有参与其中的人,方能体会。
白盒子公共艺术中心艺术驻留计划:开启公共艺术介入乡建的试验田
在此次国际竹建筑双年展期间,白盒子公共艺术中心首期呈现三位艺术家作品并将陆续邀请更多艺术家田野调查、在地性公共艺术创作等项目调研及建设工作。白盒子公共艺术中心提出,首期“艺术驻留计划”要成为展示人类与自然如何建立关联的示范项目,并持续推进地区建设。此次“艺术驻留计划”挑选的艺术作品,注重作品的“在地性”,风雨雷电、日夜四季、地形地貌构成了地区间的差异性,由“在地性”滋养着当地的农田耕作、农家生活、建筑与功能、乡村文化等方面。艺术家的作品,无论成熟与否、复杂与否,都贴近自然、农业、环境、记忆这些具有触感的主题,而艺术作品,指明了现代人应该如何与自然、与传统、与所处的社区共生,同时,此次“艺术驻留计划”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自由创作的平台。
▲乔迁,《倾听》
▲任戎,《四季彩虹》
▲高孝午,《蜜蜂》
▲艺术家吴永平作品
▲首届国际竹建筑双年展策展人葛千涛的作品
首届国际竹建筑双年展策展人葛千涛先生说:“我希望实现一场中国乡村的'文艺复兴'。我经过四年多的努力使得首届国际竹建筑双年展在龙泉宝溪乡顺利落地。国际竹建筑双年展从规划到营建,都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竹建筑从营建之日起,便融入了村庄,成为了村庄的一部分,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永不落幕双年展,从本质上探索了中国乡土建设新的路径。2009年我开始做'国际陶瓷生活艺术博览会',2009-2010年,我陆续到全国各地的窑址(古代叫官哥汝定钧)去了解中国陶瓷业的发展现状,调查发现曾经的龙窑还存在。宝溪因为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溪头村,这里不仅有7座古龙窑,而且这里风景秀美,民风纯朴。我去过中国很多古镇,包括乡村改造,我觉得'文化的复兴'这个问题是要从本质上去解决的,我们谈'复兴',它不是'复古',就像我们今天谈'跨界'一样,假如盲目的跨界会遭到质疑,'跨界'如果没有一个载体的话,我觉得用'嫁接'这个词可能会更恰当,因为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本体(活体)上,如果缺少这个的话,我们的乡村建设可能会走向歧途,因此,我认为乡村建设最重要的是如何去尊重当地人的生活习惯。策展都需要有一个主题,做乡土建设我们必须找到一个非常好的载体,这个载体还需要有一种足够的力量,能够吸引到我们邀请的艺术家和建筑师,它一定是'在地'的,因为宝溪它有竹子,龙泉竹(毛竹)的产量在中国仅次于安吉,所以我们用这样一个载体去表达我们心里的一个梦想。”